全国人大代表郑家建:推动两岸文化教育融合发展
发布人:黄林奇  发布时间:2022-03-16   浏览次数:5807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民进福建省委副主委、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郑家建分别接受了中评社和香港镜报的采访,就两岸文化教育融合发展畅谈了自己的理解和建议。


图片

(中国评论新闻网报道截图)

报道原文如下:

    中评社北京3月10日电(记者 海涵)福建省全国人大代表、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郑家建在两会期间接受中评社记者电话采访,就两岸文化教育融合发展分享看法。他指出,两岸文化教育融合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中华文化的认同,同时还要着眼于针对性和持续性。

    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向来是被各界关注和热议的对象。谈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涉台部分,郑家建表示,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第二十九页,李克强总理对对台工作有一段专门表述。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最后一句话,即“两岸同胞要和衷共济,共创民族复兴的光荣伟业”。

    “在我看来,这句话不仅仅是一种倡导,也是一种宣示,更是一种来自祖国的呼唤和期盼,”郑家建说,在听到这段话时,现场的所有代表都发自内心一致鼓掌。

    长期以来,郑家建一直关注两岸教育文化融合发展。在采访中,郑家建就此同中评社记者分享了三点想法:一是,两岸文化教育交流要走远,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中华文化的认同。这个根本若是动摇了,两岸文化教育交流的意义就失去了。

    二是,两岸文化教育交流要着眼于针对性。也就是说,在推进两岸文化教育交流的时候,一定要清楚地知道受众是谁。如果没有对受众的了解,那么文化教育交流就会失去针对性,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只有重视对交流对象的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对方能够接受且乐于接受的交流方式和交流内容,这样才会有较好的交流效果。

    三是,两岸文化教育交流要着眼于持续性。两岸文化教育交流一定会是件长久的事情,因为交流内容源于一些根本性的领域,比如中华文化中的一些基本价值观。这些根本性的内容要落地、生根发芽、甚至开花结果,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而是需要一个春风化雨的过程,需要持久的坚持。因此,我们要从长远的角度推进两岸文化教育交流。

    关于中华文化认同,我们注意到,民进党当局近年来一直在推动所谓的“去中国化”教育。对此,郑家建说,当前,民进党当局对于中华文化认同进行了一些政治上的操弄。但是,这种操弄只能蒙蔽一时。朱熹曾讲过一句话,“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华文化就是台湾同胞认同的活水,只有吸取这个活水,才能让两岸的文化认同更加清澈、更加源远流长。


    长按二维码即可阅读原文     

图片

 

 

 

   图片

 

 

 

(香港镜报报道截图)


  

报道原文如下:

   【镜报记者 孔令鹇】香港有“一国两制”的优势,有中华文化的传统,也深谙西方的语境和制度;福建是全国第二大侨乡,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与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海外侨胞追本溯源、寻根谒祖的愿望和需求不断增大。华侨是中国人的一个特殊群体,有利于将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传播四海。在香港,生活着120万福建籍乡亲,占香港总人口的六分之一;香港亦是福建第一大外资来源地、第一大对外投资目的地,第五大货物出口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支持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福建和香港都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两地加强联系合作,联手共建“海丝”与“陆丝”有效接通通道,定能在中华优秀文化海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上书写出一篇大不一样的文章。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福建武夷山朱熹园时表示,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北有孔子,南有朱子,伟大的教育思想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法宝,有效汇聚中国人民和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智慧力量,才能形成真正的、广泛的、紧密的大团结。为此,本社记者就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讲好中国故事、推动闽港青少年交流等问题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郑家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教育大学校董会主席黄友嘉,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城市大学校董会主席胡晓明。

香港《镜报》专访内容如下:

   《镜报》记者:请问您今年做了哪些议案和建议?

    郑家建代表:我今年主要的建议还是两岸文化教育的融合发展,因为这是我长时间关注的一个领域。


   《镜报》记者:我们了解到您之前推动做的闽台合编教材工程很成功,能介绍下这项工作的现状以及它未来的发展方向吗?  



    郑家建代表:我们组织了两岸在中学语文教学方面最优秀的学者和教师编写了一套面向台湾七到九年级学生的教材,教材全套共6册,涵盖了中华文化基本教材读本和教师教学手册,总字数超过了1000万字。我们可以非常自信地说,这是目前质量最高的一套适应于台湾七到九年级学生的教材。我们希望未来这套教材在推广方面能有更多的突破,发挥它更大的作用。

   《镜报》记者:在推广方面,您是否有打算在港澳地区做一些拓展呢? 

    郑家建代表:我们非常期待这套教材能够在港澳地区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特别是在增进港澳青少年对中华文化认同方面能够发挥作用,有在做一些局部的尝试。

   《镜报》记者:您曾说过除了教材以外,还要开发一些以中华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精神产品”,请问您指的“精神产品”是什么?

    郑家建代表:我指的“精神产品”就是围绕着这个教材,开展组织两岸青少年开展同题作文、小小文学家、采风文学夏令营等活动;组织教师们开展同课异构教学观摩,在台湾著名教师刊物《国文天地》中开设专栏,让中学老师对教材中提到的篇章进行解读等等。通过这些多样的“精神产品”,让台湾的青少年,尤其是我们台湾的老师,能够对中华文化有更深切的体验。我觉得在两岸青少年文化交流的工作中,教师的培训是最重要的环节,怎么教、教什么对下一代影响很大,所以我们在教材的编写以及推广使用上,特别注意紧紧抓住教师这个环节。  

   《镜报》记者:就像您刚才所说,师资培训是最重要的环节,那么福建师范大学对于港澳中小学的合作,以及青少年的历史教育、国情教育这些方面,您觉得师大在未来这几年可以做哪些更具体的工作?

    郑家建代表:我觉得加强中小学之间的联谊、学生间的联谊,包括通过组织家庭读书会,通过家长带动青少年更好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我觉得这些方法都非常好。因为在增进文化认同方面,首先要先让大家参与进来,能够对文化有兴趣,这是最重要的,在参与中得到熏陶,增进认识,如果大家不参与,活动方案再好都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觉得福建师范大学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参与。第一,我们有附属小学和附属中学,我们可以协调、加强他们和已有姐妹校之间的联谊活动,我们敞开怀抱,热情邀请港澳青少年到内地来、到福建来,增进彼此的感情,增进中华文化的认同。第二,我们在传统文化教材的编写上有很好的经验,有一支很好的团队。我们很愿意跟港澳业界同仁一起来编写能够适应港澳青少年的认知和心理情感的教材,通过教材能够增进他们对传统文化、对中华文化情感上的认知,我觉得这项工作是很重要的。当然像这些工作不可太急于求成,必须要持久,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我们要着眼未来,要着眼青少年,要把青少年的手紧紧抓在我们的大手中。

   《镜报》记者:最后一个问题,现在国际舆论场上有很多妖魔化我们的声音,福建又是著名的侨乡,我们有很多侨智是可以使用的,香港既有中国文化底蕴又比较国际化,我想请问福建师范大学的大学生群体是否可以和香港的大学生群体联手,共同对外讲好中国故事?

    郑家建代表:应该说像这样的合作项目是很有意义的。因为我们要知道大学生的心理、情感结构和认知方式都相对稳定,所以在大学生交流的工作上,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要让他们要眼见为实,也就是说要请进来,要让香港更多的大学生到福建来感受这片土地。我认为要把故事讲好,首先故事是要真实的,才可能讲得好,如果故事是一个虚幻的、虚拟的,就不可能讲得好。所以我希望有更多的香港大学生到福建来看一下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特别是看一下他们同龄人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因为在眼前的事你是否定不掉的,对吧?我们非常热诚的欢迎香港的大学生能够到福建师范大学来,我们是一所大学,这是我们的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情怀,我们一定会在这样的交流中展示我们最大的诚意和最大的善意,为的也就是希望下一代在这里能得到最真实的、最有意义的收获。

  

     长按二维码即可阅读原文     

图片



 

 


 

福建师范大学党委统战部版权所有